查看原文
其他

刘明明 杜先颖 | 高校思政课改革创新的泛化误区及其匡正进路

刘明明 杜先颖 马克思主义理论教学与研究 2023-08-28

点击蓝字 / 关注我们

     作者简介

刘明明

南开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

副教授、博士生导师

杜先

南开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

博士研究生


高校思政课改革创新的泛化误区及其匡正进路

基金项目:本文系教育部重点项目“《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教材的内容体系研究”(项目号:2021GH-ZD-GJ-Y-01)的阶段性成果。

【编者按】为提高学术成果的传播效率,凡《马克思主义理论教学与研究》录用的文章,将在本刊知网首页和公众号网络首发。


摘 要

       思想政治理论课作为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同时也肩负着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光荣使命。自“05方案”实施以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成果丰硕。尤其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在党中央的高度重视下,高校思政课的改革创新在重视力度、研究深度和实践效度等方面都迈上了新的台阶。但在创新过程中也出现了教学形式泛网络化、教学内容泛娱乐化、教学评价泛标签化、教学目标泛政治化、教师队伍泛主体化等问题。针对这些创新误区,我们要在坚持党管思想政治工作原则的基础上,通过维护教学方式的多样性、提高教学内容的学理性、厘清教学评价的边界性、增强教学目标的规范性、强化教师队伍的专业性,以确保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有序平稳推进。

关键词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误区;匡正进路




高校思政课关乎国家意识形态安全,关乎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的培养。一直以来,党和国家都高度重视思政课的改革创新,各高校也不断探索与推进课程的改革创新。自“05方案”实施以来,高校思政课的改革创新进入快车道,课堂教学状况得到显著改善,大学生学习思政课的获得感明显增强,方案的实施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尤其是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高校思政课建设,并且围绕高校“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这一根本问题,相继出台了一系列重大举措,从而开启了高校思政课改革创新的新征程。


//  高校思政课改革创新取得丰硕成果

高校思政课是意识形态建设的重要阵地。党的十八大以来,党政有关部门和高校齐心协力推进思政课的改革和创新,注重调动教师和学生的积极性,结出累累硕果。

(一)高校思政课改革创新重视力度前所未有

重视高校思政课改革创新是办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大学的题中应有之义。改革开放尤其是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高校思政课改革创新取得了前所未有的成绩,而这些成绩的取得,首先得益于我们党和政府对高校思政课建设的顶层设计。近年来,中宣部和教育部等部门相继印发《普通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培养规划(2013—2017年)》(2013)、《普通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体系创新计划》(2015)、《普通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培养规划(2019—2023年)》(2019)、《关于深化新时代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的若干意见》(2019)、《新时代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建设规定》(2020)、《关于加强新时代马克思主义学院建设的意见》(2021)等一系列重要文件。这些文件不仅包括思政课建设的保障体系和创新体系,还包括思政课教师管理体制建设、思政课组织建设、思政课协调机制建设等丰富的内容,从而为思政课的改革创新提供了强有力的制度支撑和政策支持。近些年,党和政府还大力推动实施重点马克思主义学院建设工程,截至目前,中宣部、教育部已正式公布三批全国重点马克思主义学院名单,共有37所高校的马克思主义学院入选;设立国家社科基金高校思政课研究专项;举办全国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展示活动;设立专职思政课教师岗位津贴;职称评定单设马克思主义理论类别等。在党和国家的号召下,各地政府根据“一省一策思政课”的要求,充分发挥各地的区位优势和资源优势,因地制宜、因势利导制定了符合当地具体实际情况的政策,各地政策的制定落实为高校思政课改革创新提供了新的助力。

(二)高校思政课改革创新研究深度显著拓展

随着高校思政课改革创新重视力度的加大,课程改革创新研究的深度也得到了显著拓展,主要表现在科研热情、论文著作、教材建设三方面。第一,高校思政课教学科研热情高涨。为锻造优秀的高校思政课教学科研队伍,教育部实施“全国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科研团队择优支持计划”、“全国高校思政课名师工作室”项目、“全国高校优秀中青年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择优资助计划”、高校思政课教学方法改革项目“择优推广计划”、全国高校思政课示范教学科研团队建设“西部项目”和全国高校思政课教学研究项目等计划,培养和资助了一批教学和科研的骨干教师,增强了教师们从事思政课教学的成就感和获得感。第二,涌现出一大批精品力作。中国知网(CNKI)收录的高校思政课改革创新相关的论文数量逐年增加,其中不乏精品。以学术论文为例,利用中国知网数据库进行检索,2014年至2020年,篇名包含“思想政治教育”字样的期刊论文数量每年都超过6000篇。在这些研究成果中,有的从理论层面来论证思政课改革创新的必然性、价值性,有的从技术层面来探索思政课改革创新的方式、手段,有的从队伍建设层面探讨思政课改革创新的保障机制、动力,有的从实践层面来探究思政课改革创新的时效性、针对性,还有的从战略层面来分析思政课改革创新的原则、路径等。这些理论成果来源于思政课一线教师的创新实践和思考,既为同行提供了借鉴学习的资源,也为思政课改革创新提供了探索方向。第三,持续推进高校思政课教材建设。2019年1月教育部批准认定北京大学的“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教材研究基地”、清华大学的“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教材研究基地”、南开大学的“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教材研究基地”等为首批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国家教材建设重点研究基地。同时,马克思主义理论专业相关的核心期刊,例如:《教学与研究》《思想教育研究》《思想理论教育》 《思想理论教育导刊》等,专门开辟有关思政课研究的专栏;此外,教育部还支持清华大学、南开大学、中央财经大学等高校创办了思政课研究学术期刊,这些期刊通过相关栏目的设置,为进一步推动思政课的改革创新提供了交流平台。

(三)高校思政课改革创新的实践效度不断提高

随着党和国家对思政课的政策倾斜,思政课在教师群体和学生群体中的受欢迎程度不断提升,在教师群体中的体现尤为明显,思政课教师从该职业中不断汲取认同感、获得感和幸福感。首先,思政课教师的职业认同感与日俱增,不少高校博士研究生毕业后加入思政课教师队伍之中,逐渐成为各高校的业务骨干,为思政课教师队伍注入了新鲜血液,同时也提升了思政队伍的整体学历水平;思政课教师的福利待遇明显改善,社会地位也不断提高,思政课亦从边缘学科走进学生心中,思政课教师受到学生的尊敬与爱戴,思政课教师队伍不断壮大。其次,思政课教师的职业获得感不断增强。目前,思政课教师可参加由教育部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指导委员会举办的“全国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标兵”评选,由教育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指导委员会、《思想理论教育导刊》编辑部和《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研究》编辑部等主办的“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年度影响力人物”评选,以及教育部社科司举办的“最美思政课教师”等推选活动,这为思政课教师提供了展示平台,也让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并了解了思政队伍。最后,思政课教师的职业幸福感愈加强烈。学生对思政课逐渐认可并积极参与,一些公共选修课程成为“秒选课”,一批思政课教师成为高校“网红”,一些思政课堂成为“网红课”。不仅很多实实在在的线下思政课堂座无虚席、好评如潮,一些思政网络课的点击量也能与热搜综艺相媲美。据教育部调研显示:86.6%的受访学生表示非常喜欢或比较喜欢上思政课,91.8%的受访学生表示非常喜欢或比较喜欢自己的思政课教师,91.3%的受访学生表示在思政课上很有收获或比较有收获。学生参与度大大提高,教育部策划的“我心中的思政课”全国高校大学生微电影展示活动和全国高校大学生讲思政课公开课展示活动等比赛,都有高校学生踊跃参与的身影,可见,思政课在学生心中的地位、受欢迎程度越来越高。

综上观之,在各方面积极因素的联合作用下,高校思政课的改革创新在力度、深度和效度上全面提升。高校思政课履行培养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的职责和能力空前增强。


//  高校思政课改革创新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在党和国家的高度重视下,高校思政课迎来了改革和发展的春天,思政课的边缘化趋势得到根本扭转。各级思政课管理部门和高校思政课教师投身改革创新的热情高涨,但也陷入了一些改革创新误区。

(一)思政课教学形式泛网络化

随着网络技术的不断发展、互联网普及率的不断提高,新媒体技术快速融入思政课教学中,不断打破传统教学工具的局限,丰富了课堂教学手段,为学生呈现出了一堂堂生动的思政课。

将备受学生青睐的网络与相对枯燥的思政课融合在一起,这为后者提供了重要的工具载体和信息平台,代表着思政课改革的重要方向。但高校思政课在改革创新的过程中过度强调互联网技术的运用,可能会本末倒置,导致教学形式泛网络化现象。这种泛网络化使得高校思政课的改革创新可能走偏:教学形式未和课程内容结构相匹配,不断冲击教师的主导地位和学生的主体地位。原本应该是技术去辅助教学内容,从而更好地完善课程结构,但网络技术的过度使用使得教学内容成为附属品,偏离了教学宗旨。教师在教学中原本应该处于主导地位,但由于过多地依赖网络教学,有的教师甚至整堂课都播放多媒体视频或完全让位于互联网授课,在某种程度上稀释了课堂教学,教师的主导地位被网络取代。教学形式的泛网络化也使得学生的主体地位受到冲击。当前许多高校的思政课教学往往采取大班授课,思政课教师必须运用多媒体授课,这也助长了教学形式的泛网络化。我们看到,网络化的应用的确有效地缓解了师生比例不合理的问题,但网络教学中采用的讨论式、交互式以及线上授课等教学形式无法调动全体学生参与其中,学生的主体地位得不到保障。

(二)思政课教学内容泛娱乐化

“泛娱乐化现象特指一种戏谑具有价值象征意义的人、物及事件的‘价值侵犯’行为,这一行为背后掩映着一场娱乐盛行年代的价值虚无危机”。教学内容泛娱乐化主要是指本不可以被娱乐,并不适宜被娱乐的内容在思政课教学中被娱乐。高校思政课在改革创新的过程中原本基于满足大学生的需求,推广开放式的教学,从而获得更多的资源、更多的选择。出发点虽好,但在改革创新的过程中,一些教师的教学内容存在偏离教学大纲、随意植入搞笑视频和段子、过度娱乐的现象,课堂活跃度提升的背后存在隐患:一方面,教学内容泛娱乐化不利于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的培养。高校思政课有着明确的教学目标,要坚持“政治性与学理性的统一”而非简单的“授课表演”,如果为了迎合某些人的低级趣味,在课堂之上宣讲无关紧要、只为逗乐甚至低俗的内容,这是与我们党的教育方针相背离的,也无法有效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接班人。另一方面,教学内容泛娱乐化影响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当前,有一些人将革命英雄、抗震救灾等重要人物或重大事件娱乐化,将其作为搞笑包袱,对我们的英雄进行诋毁、对英勇事迹进行污蔑,表面看似娱乐,实则是一种虚无历史的行为。有的教师将这些搬到课堂上,传达给学生,原本具有象征意义的人物、事迹被污名化,学生无法从中获得正确的、真实的知识信息,甚至会影响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教学内容泛娱乐化不仅是网络化的副产品,也是教师队伍素质有待提高的警示,因为教学内容的设置和安排可以折射出教师个人的价值观和世界观。概而言之,教学内容的泛娱乐化表面上烘托了课堂气氛,但热闹背后则是价值虚无,它将衡量思政课成效的立德树人标准降低为逗笑的满足。

(三)思政课教学评价泛标签化

“课程思政实质是一种课程观,不是增开一门课,也不是增设一项活动,而是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融入教学和改革的各环节、各方面,实现立德树人的润物无声。”各地积极践行这一课程观,但在实施的过程中出现了一些偏差,混淆了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直接把课程思政视为思政课程,很容易犯将专业课“思政化”和思政课“通识化”的毛病。当前表现为人们不自觉地将教学评价贴上了“思政”的标签,仿佛只要进行教学就会涉及思想政治教育。“思政”这一标签并不可怕,可怕的是“思政”这一标签呈现泛化。将偶发的、无思政意味的教学过程及结果也赋予“思政”这一标签,这对思政课程的改革创新是无益的。分析来看,一是教学评价泛标签化易造成对思政的偏见。物极必反,如果教学过程及结果处处打上思政标签,难免会招致师生反感、产生厌恶情绪,在这一背景下反而不利于开展思想政治教育。教学过程是教育的关键环节,如果师生对这一环节怀有厌恶的情绪,那么思政课的改革创新将会事倍功半。二是教学评价泛标签化会影响客观事实的呈现。教学评价原本是客观反映教学结果的评判,但教学评价的泛标签化容易导致刻板印象,只要评价必提及思想政治教育的成果,无法实事求是地评定最终的教学结果。教学评价泛标签化无法让我们正确把握思政课教学的客观规律,无法对学生进行恰当的思想政治教育,无法实现通过教学过程进行德育的目标。三是教学评价泛标签化会拉低思政课整体水平。有些高校虽然积极响应党和国家的号召,积极建设“思政课程”“课程思政”,到处都打上“思政”的标签,但实则缺乏高质量的思政课程,在师资配备、硬件设施等方面都不达标,表面繁荣的背后存在短板,这并不利于真正提高思政课教学的质量。

(四)思政课教学目标泛政治化

众所周知,高校思政课不仅具有学理性,同时也具有政治性,它是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服务的,是要确保高校社会主义办学方向的。“思想政治教育一旦脱离政治性的内核,便意味着让渡了自身存在的价值与意义。”我们一再强调高校思政课的政治性是必要的,但在推进思政课改革创新的过程中出现了教学目标泛政治化的情况,即过分强调思政课的政治性,甚至滥用其政治性。通常我们的教学目标主要包括:知识与技能目标,过程与方法目标,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一方面,教学目标泛政治化忽视了思政课其他方面的教学目标。习近平总书记在学校思政课教师座谈会上提出了“八个统一”的具体要求,为思政课的改革创新指明了方向。教学活动是以教学目标为导向的,教学目标泛政治化是与这一要求相违背的,思政课要落实好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不能片面地强调“政治性”,更不能使政治性泛滥。仅有态度、价值观的教学目标是不完整的教学,不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另一方面,教学目标泛政治化阻碍了思政课的创新发展。我们是社会主义的大学,必然肩负着培养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的使命,高校思政课更无法回避其意识形态特性,但一味地强调其政治性容易阻碍思政课的改革创新,弱化师生对思政课的认同,甚至会引起政治偏见和分歧。曾经“以政治为中心,以阶级斗争为纲”的特定时期的思想政治工作方法早已不适应如今的时代。从教学效果上看,润物细无声地讲政治比大张旗鼓地讲政治更能被学生所接受。

(五)思政课教师队伍泛主体化

思政课教师队伍建设是高校思政课改革创新的关键一环。为了达到教育部对专职思政课教师岗位师生比不低于1:350的要求,部分高校师资补充速度过快,思政课教师专业背景多元,例如来自法学、哲学、社会学、历史学、政治学等相关学科的教师都可以加入思政课教师队伍之中,思政课教师队伍出现泛主体化的问题,教师队伍的专业素养与政治素养得不到保障。其一,模糊专业界限,专业素养难免欠缺。思政课自身的理论性和学术性,内在地决定着思政学科的专业界限,这就意味着要想胜任思政课教师这一角色,除了拥有对思政学科的热爱外,还要有深厚的专业知识和专业素养,然而从不同专业转来的思政课教师未曾接受过系统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缺乏足够的专业培训,很难将教材理论知识通过教学语言传达给学生。其二,多元学科背景,政治素养有待提升。坚持政治性是思政课的首要任务,即使具有深厚马克思主义理论功底的思政课教师也难免会被纷繁复杂的世界干扰,更何况思政课专业素养欠缺的教师。他们很容易在政治站位、政治立场、政治态度等方面出现偏差,难以开展高质量的思政课教学。合格的思政课教师要有情怀,心系家国;有视野,放眼古今中外;有想法,既能守正亦能创新。只有不断提高思政课教师的综合素质,才能为学生呈现一个个有高度、有深度、有温度、多维度的高质量课堂。

综上观之,如果高校思政课的改革探索一味求新而超出合理限度,就可能走向对立面,成为制约思政课发展的消极因素。过度依赖网络教学不可避免地影响教师的课堂主导性,过度搞笑的课堂不可避免地削弱思政课的政治性,过度给一切课程贴上“思政”标签不可避免地招致偏见,过度追求教学目标的政治化不可避免地弱化政治性本身,过度追求教师队伍数量的扩张不可避免地带来师资队伍质量的参差不齐。


//  高校思政课改革创新过程中的匡正进路

党的十八大以来,高校思政课改革创新取得了众多的成果,但在现实的教学中仍存在一些问题。当下在思政课改革创新的关键时期,我们要保持清醒头脑,避免改革创新走向其对立面。根据上述存在的问题,探讨其产生的根源,积极予以匡正并且采取相应措施,有利于确保我国高校思政课改革创新行稳致远。

(一)维护思政课教学方式的多样性

随着互联网的迅猛发展,教师运用网络进行教学探索已是大势所趋,但网络化教学毕竟是新生事物,我们要理性对待并不断完善,确保网络教学适应时代发展、满足师生要求,这就需要我们结合时代发展与师生实际来确保维护教学方式的多样性。一是要紧跟时代步伐。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指出:“做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要因事而化、因时而进、因势而新。”在进行思政课改革创新中也必须注重教学方式符合时代的要求,能够做到因时而进、因势而新,世界上没有任何东西是不变的,唯一不变的就是变化。从不具备网络化教学条件到如今网络化教学遍地开花,进入新时代,我们要将思政课教学同信息技术高度融合,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多采用启发式、体验式、互动式的方法,增强思政课的时代感和现代感。二是要注重经验的总结。思政课的改革创新不是凭空进行的,它是在新中国经济社会发展70多年的基础上开展的。前人给我们留下了许多宝贵的经验,虽然时代在发展,但符合教学规律的教学方式如今仍然适用。例如,教师在授课时运用板书对知识点进行讲述、讲解、讲演是延续已久的教学方式,可以清晰地呈现出知识体系,很好地开展理论教学。对于像板书这样的传统教学手段,我们要继承和发扬,从而更好地服务于思政课改革创新。三是要贴近师生实际。教学最终都要落实到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教学方式不仅要符合教师个人特点,同时也要满足学生个体需要。作为一名思政课教师,我们要善于应用当代大学生喜闻乐见的语言和表达方式,运用多样性的教学方式满足大学生的成长需求和期待,切实提升高校思政课的时代性和吸引力。

(二)提高思政课教学内容的学理性

“思政小课堂,真理大讲堂”。思政课的改革创新必须要有专业的学科依托和支撑,如果思政课的专业性被忽视,那么它的改革与发展将失去动力与科学指导,这就需要教师确保授课内容的专业度、案例引用的适用度、问题呈现的精准度。一是确保授课内容的专业度。近年来,许多高校思政课开始以专业化和高水平为导向,自觉地确保思政课的学术性,以理论为依托来讲好思政课,不断提高思政课教学水平,涌现出了一批高质量的教学成果,究其根本就是有人才支撑。思政课教师有扎实的理论基础、良好的科研能力,从而确保授课内容的专业度。二是掌握案例引用的适用度。教师在授课的过程中必须具有较强的甄别能力,丰富的案例能够增加课堂的趣味性、丰富性,但更为重要的是所选案例要经得起推敲,符合客观实际。当下我们必须摒弃课堂中历史虚无主义的传播,教师决不可人云亦云,更不能随意将历史人物、事件娱乐化。同时要掌握好教学案例的适用性,根据具体的教学内容来选择,举好例子、讲好故事,增强思政课堂的感染力、吸引力。三是把握问题呈现的精准度。思政课教学内容之中涉及诸多问题的分析与解决,如何直面这些问题、分析这些问题,并且引导学生去解决问题是非常考验理论学术知识的。我们是社会主义的大学,我们党历来十分重视理论武装工作,捍卫教学内容的学术性也是对理论武装的体现,“以透彻的学理分析回应学生,以彻底的思想理论说服学生,用真理的强大力量引导学生”。只有如此,思政课才能担当起立德树人的历史重任。

(三)厘清思政课教学评价的边界性

课堂教学评价的标准是衡量教学工作的重要尺度,也是提升教学质量的关键环节,只有构建科学的教学评价标准才能深入推进思政课的改革创新。构建科学的教学评价标准必须厘清教学评价的边界性,尤其是要区别“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这就需要我们以科学评价为立足点,以学习效果为导向,以多元化的理念为指导。一是以科学评价为立足点。多年来,教学评价的标准不断被探索,但始终不变的是它以科学评价为立足点,讲求实事求是。“思政课程”的评价往往是有显性的参照物,“课程思政”则不然,它其中的思想政治教育因素大多是隐性的,所以评价标准要以学科自身为基础、符合教学规律、符合学科发展。教学评价的标准不能泛标签化,不能处处打上思想政治教育的标签,而要根据自身实际发展,因事而定;同时要敢于发现教学评价中存在的问题,聚焦问题、解决问题,切忌一刀切、统一化的教学评价。二是以教学效果为导向。教学评价要围绕最终的教学效果来评价,要根据学生对知识的把握、教师在教学中的体悟等来衡量课堂教学效果。评价其取得的成果以及存在的失误,借鉴值得肯定的、摒弃必须否定的,从成败中汲取经验教训,以评促教,从而使课堂评价成为实现教学目标的重要推手。在进行“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教学评价中更要明确二者的不同特点,注重甄别二者的教学效果。三是以多元化的理念为指导。鉴于“课程思政”涉及的范围广、内容庞杂,我们在立足科学、以教学效果为导向的基础之上,也要以多元化的理念为指导,从而满足形式各样的课堂教学的评价需要,使评价结果更加真实有效。现在的教学评价正逐渐由以教师为主体转变为师生均为主体,评价的标准也变得多元化,但多元并不意味着随意,更不意味着肆意,它仍有自己的规则、界限去遵循、捍卫。

(四)增强思政课教学目标的规范性

思政课作为高校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其育人目标的综合性决定了政治教育不是唯一的教学目标。思想道德、理想信念、文化知识、社会实践等,都是设计思政课教学目标所要考虑的必要因素。这就要求我们在制定思政课教学目标的过程中增强思政课教学目标的规范性,做到明确教学目标、落实集体备课、创新考核方式。一是明确教学目标。教学目标是一种结果,更是一种预期、一种过程。2004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明确指出:“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思想政治理论课是大学生的必修课,是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重要途径,体现了社会主义大学的本质要求。”在思政课改革创新中,思政课的教学目标不能拘泥于政治教育,过于强调政治性。二是落实集体备课。明确教学目标之后,要将该目标落实到具体的每一堂课,通过集体备课确保目标的实现,改进教学效果。在集体备课中,教师们能够充分发扬民主、集思广益,为教学目标的实现贡献智慧;同时又能防止出现教学目标偏差的问题,因此集体备课是一举多得的好方法。三是创新考核方式。考核方式要与思政课教学目标相契合,仅仅采取考试的方式无法对学生的综合能力和素养进行考核,要创新考核方式,使得思政课教学目标落到实处。不以一纸成绩定结论,注重过程评价,学生自评、互评与教师评定相结合,考核方式公开透明,最终考核结果要让同学们心悦诚服。总之,教学目标是教学的基本前提,“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这是习近平总书记赋予新时代教育工作的责任和使命,也是关乎国家发展的百年大计。

(五)强化思政课教师队伍的专业性

习近平总书记在多次会议及重要讲话中,一再提及思想政治教育师资队伍的重要作用。2019年3月18日,他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指出:“办好思想政治理论课关键在教师,关键在发挥教师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思政课教师队伍的建设是高校思政课改革创新的关键一环。思政课教师要为人师表、率先垂范,要有师德、有本领,成为学生成长成才道路上的引路人。思政课教师要对马克思主义真懂、真信、真用,并有能力、有方法将马克思主义传播给学生,在学生心中播下真善美的种子;要读原著、学原文、悟原理,学懂弄通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与方法论,深入浅出地传道授业解惑;要关注社会、关注现实、关注学生,帮助学生修养品格、锤炼心志,培养一批坚定的马克思主义信仰者。思政课教师对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影响深远,对高校履行立德树人的使命和责任至关重要。高校思政课改革创新为优化思政课教师队伍也提供了相应的契机。思政课教师队伍的专业性就显得尤为重要,我们要以提升思政课教师个人素质为核心,抓好传帮带的关键环节,从而不断强化教师队伍的专业性。一是以提升教师个人素质为核心。作为一名思政课教师,一方面要有扎实的专业素养,这是思政课教师安身立命之本,必须提升专业素养,学无止境,用专业理论知识武装自己,要读原著、学原文、悟原理。另一方面要有坚定的政治立场,思政课教师不仅要学马、懂马,更要信马、用马,将政治信仰内化于心、外化于行。二是抓好传帮带的关键环节。经过多年的发展以及政策的大力支持,高校思政课的师资队伍建设已经取得了很大成就,教育部和省市级“名师工作室”的遴选和挂牌,多届、多层次的思政课教师讲课大赛的举办,都培养和选拔了一批优秀的思政课教师。我们要利用已有的师资资源,做好传帮带的工作,对新进教师积极进行培训,并且为骨干教师提供展示自己的平台,进一步提升思政课教师的专业能力。

总之,思政课的改革创新是一个系统工程,任何短板的出现都可能牵一发动全身。在鼓励改革创新的同时,我们还要及时匡正已经出现或可能出现的泛化误区,进而确保高校思政课改革始终沿着正确的轨道前进和发展。


参考文献略
本文刊登于2021年10月第4期

扫码关注我们

微信订阅号

马克思主义理论教学与研究编辑部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